随着今年最后一处充电站正式通电投运,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确定的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农村牧区充电基础设施300枪”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全市农村牧区累计建成充电桩466枪,完成原定计划的155%,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绿色新动能。
过去,农村牧区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常被“里程焦虑”所困扰。如今,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新建的充电桩精准布局于旗县主城区、乡镇苏木、旅游景区和公路沿线等关键区域,其中旗县主城区290枪、乡镇苏木122枪、旅游景区32枪、公路沿线42枪,构建起了一个布局合理、使用便捷的充电服务网络。
项目建成后,我市迅速将工作重点转向运营维护。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以保障充电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同时,还将依据实际使用情况,在车流量较大的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区域继续补充建设充电设施,进一步织密充电服务网络。
据了解,2024—2025年,敖汉旗、喀喇沁旗成功入选全国县域充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分别获得国家最高4500万元资金支持。
“预计至2027年,全旗公共充换电设施将覆盖旗级客货运站点、农村物流节点、农村客货运场站、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公路沿线等场景,实现城区充电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农村充电服务半径小于20公里,做到乡镇有充电站、大型行政村有充电桩,充分满足本区域及来喀喇沁旗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需求。”喀喇沁旗交通运输局公路管护与运输保障中心主任李健介绍。
在敖汉旗医院南侧的“光储充放”一体化智慧微网站,一位新能源车主说:“我基本两三天在国资集团的充电桩充电一次,比在家充电安全,花费也不多。”
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466枪充电桩不仅解决了农村牧区群众的出行难题,更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绿色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这项民生工程的落地,标志着我市农村牧区正式迈入“满电出行”新时代,为更多群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将继续认真研究落实上级关于充电设施按需建设方面的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积极争取充电设施建设项目,补齐农村牧区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并结合地区特点和群众绿色出行需求,科学规划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摆布建设场景,进一步织密充电服务网络。”赤峰市公路管护与运输保障中心副主任张绩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