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依托自治区“一网共享”平台打造的数字空间,通过身份认证+动态授权双重验证,群众刷脸、扫码就能授权调用电子证照,实现办事材料“无感调用”。截至9月底,不动产证、社会保障卡、医保卡、结婚证、出生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已支持人脸识别实时调取,469项服务事项可“免证办理”,“带码即可办”成为常态
“从‘个体户’到‘企业主’,原来只要1小时!”拿着崭新的惠友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东河区家喻户晓的惠友饭店商户乔小峰难掩激动。此前,他还在担心个体户转型企业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几十份材料,没想到在东河区政务服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一张申请表、一次受理,短短1小时就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身”。这是东河区紧扣“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深耕“包你满意·东河懂你”特色营商环境品牌的生动缩影。
“退休手续以前要等21天,现在13个工作日就能办完,养老保险待遇核定更是从20天压减到13天!”刚办完退休手续的郝洁算起“时间账”满脸笑意。针对“退休一件事”,东河区量身定制时限压缩方案,将“参保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确认”从20天压缩至1天,“病残津贴申领”从8天压缩至7天,整体办理时限压缩超60%。社保、医保、市监等高频事项告别“分散办”,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实现“集成办”,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不用带结婚证和出生证明,刷脸就能办育儿补贴?”在政务服务中心卫健窗口,李璐起初半信半疑,直到窗口工作人员在内蒙古政务服务工作门户网录入信息,系统自动调取“蒙速办”电子证照,几分钟就完成受理,她才真切感受到“免证办”的便捷。
这背后,是东河区依托自治区“一网共享”平台打造的数字空间。通过身份认证+动态授权双重验证,群众刷脸、扫码就能授权调用电子证照,实现办事材料“无感调用”。截至9月底,不动产证、社会保障卡、医保卡、结婚证、出生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已支持人脸识别实时调取,469项服务事项可“免证办理”,“带码即可办”成为常态。
对于企业而言,项目落地速度就是发展“加速度”,慢一步可能错失良机。为了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东河区组建“项目落地服务联合体”,联合包头铝业产业园区、招商部门及28家涉企部门,以“专家智库+帮办代办”为支撑,为项目提供全链条服务。
就拿前段时间落地的中乾项目来说,从一开始在谈阶段,专家智库就凭借专业知识,为企业分析当地产业优势、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帮企业敲定最适合的选址。到了在建环节,帮办代办团队主动跑腿,帮企业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原本企业预估要花几个月才能办下来的施工许可,在团队高效协调下,短短一个月就搞定,大大缩短了项目开工筹备期。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我们系统梳理企业在谈、在建、在产阶段的458项政务服务事项,聚焦教育、养老、农业、商务及工业企业5条重点产业链,构建‘全链条、全流程、全时段、全周期’政务服务新生态。同时编制‘事项清单’‘材料清单’‘流程清单’,通过公众号、LED屏、抖音等渠道广泛宣传,让产业链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跨域协同、数据支撑、帮办兜底’的服务模式,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东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王晓琴表示。
营商环境优化无止境。东河区将继续锚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服务精度、办事速度、改革深度上持续发力,以更优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凝聚发展合力,让企业在东河区发展更安心、群众办事更舒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