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 硬实力 强发展
——锡林郭勒盟多措并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发布日期:2025-10-21 10:46
分享到:
【字体:  

今年以来,我盟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集成化服务为抓手,以法治化建设为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数字化转型赋能便捷办事。为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难题,我盟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全盟2.5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98.4%、全程网办率达82.16%,通过数据共享与系统整合,推动21144个事项“全程网办”、591个事项“跨域通办”、519个事项“承诺即办”、7463个事项“免证可办”、11289个事项“掌上即办”,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线下跑”向“线上办”、从“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推进“集成办”改革,以“蒙速办·锡心办”品牌为引领,推出“牛羊肉产业”“乳制品产业”等25个本地特色“一件事”服务,累计办件量突破31万件,办理环节和时限平均压缩超过60%;创新“极速审批+绿电直供”模式,推动蒙能百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97天内从签约到开工,刷新新能源产业建设速度。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升级3.0版“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实现盟、旗两级全覆盖,盟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综合窗口、帮办代办窗口、增值化服务窗口及自助服务区,通过“专员跟进+窗口联动”模式,为企业提供开办、投资建设、变更退出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涵盖政务、法律、金融等领域,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完所有事”。

市场环境优化升级,精准施策激发主体活力。我盟聚焦市场主体培育与发展,通过优化服务、完善机制,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强化“一站式”服务保障,依托3.0版企业服务中心,整合政务、法律、金融等资源,推行企业服务“一站办”,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全盟实有经营主体达16.41万户,新增经营主体1.64万户,同比增长15.7%;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和市场监管领域12类许可“1+N”套餐证照联办,办理证照联办655件、证照联销221件,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办理“个转企”302件,为市场主体培育提供良好环境。完善准入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按季度开展违背清单典型案例归集与通报,清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畅通投诉渠道;优化企业注销服务,在标准化服务基础上建立疑难登记事项定制化服务机制,针对特殊问题制定个性化方案,将一般企业注销办理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不含公告期),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与退出成本,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

法治环境持续优化,规范监管筑牢发展根基。我盟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规范监管行为、加强信用建设,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稳定透明的发展环境。创新“信易+双随机监管”模式,将33个监管领域抽查事项从315项压缩至255项,开展涉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557次,部门联合检查率达98%;印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意见任务清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清单》,清理行政执法主体24家、执法人员371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0名,2025年1—8月全盟涉企行政检查3973次,同比下降67.5%;开展“法治体检”106次,解决涉企问题81件,减少对企业不必要干扰。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信用体系建设覆盖369个政府部门,归集数据125万条,在17个重点行业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完成信用修复1309次,实现失信企业跨省信用修复,以良好信用环境夯实市场经济发展基石。

下一步,我盟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优越的环境,推动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贡献锡林郭勒力量。


信息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