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袤草原到繁华小镇,从文化传承到乡村振兴,从民生实事到社会治理……杭锦旗各苏木镇立足本地实际,深挖特色优势,描绘出一幅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美画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共居互嵌共融和谐社区
锡尼镇用小凳子架起了民族团结进步桥,将“暖邻凳凳会”搬进各族群众心窝里,办成纵深基层治理与建设互嵌共融社区的新载体。“零距离”议事。“暖邻凳凳会”打破传统会议刻板模式,将会场搬到小区凉亭里、单元楼门前、广场树荫下。截至目前,已开展130余场,累计收集诉求200余条。“闭环式”解困。建立“暖邻凳凳会”“收集 - 研判 - 办理 - 反馈 - 评价”五步工作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各社区问题办结率达96%,各族群众满意度高达98%。“多元化”互嵌。“暖邻凳凳会”不仅是解决难题的平台,更是凝聚各方力量的纽带。各社区积极挖掘退休干部、教师、律师、工匠等“能人”,组建议事顾问团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在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宣讲、矛盾调解、民生实事等工作中,出谋划策、发挥作用,已开展理论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宣讲70余场,40余条合理化建议落地实施。
沐之春风、润之细雨,共学籽籽同心奋进共识
吉日嘎朗图镇深度融合“家校所”一体化阵地,以“宣教+互动+实践”为抓手,小切口、深耕耘,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理论感知”到“实践认同”的深化,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阵地联动。依托“家校所”阵地,整合理论宣讲、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技术培训等各类教学资源,开展“幸福大讲堂”系列学习培训7期,受教群众达800余人次。交融互动。每月举办“民生集市”,开展义诊、法律咨询、农技推广等惠民服务,既解决了各族群众需求,更成为增进各族群众情感交流、促进邻里和睦的“联谊会”,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感可触。实践赋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20余期,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及惠民惠农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调解矛盾纠纷80余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件,有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同心服务、织密幸福,共建守望相助安康家园
伊和乌素苏木“阿娜尔”同心服务团焕发活力,以“五支队伍”(同心义诊服务队、同心退伍军人服务队、同心文艺服务队、同心宣讲服务队、同心畜牧技术服务队)和“五心服务”(惠民生暖心、橄榄绿爱心、乐文化悦心、讲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入心、重服务用心),织密各族群众安康生活。做百姓健康的守护者。“阿娜尔”志愿者乌兰巴特尔已连续16年,每年发起一期义诊惠民活动,累计邀请200余名专家为4000余人次提供健康服务,为各族农牧民节省医药费3万余元。做民族团结的弘扬者。“阿娜尔”志愿者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所、民生集市、农牧民夜校等,走进田间地头、屋里炕上、嘎查村部、社区广场,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宣讲党的民族理论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0余场次,受众人数1800余人。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服务团坚持以“民族团结+文艺惠民”为抓手,聚焦共有共享文化符号,举办那达慕大会、体育竞技、牧民传统冬储肉食文化节等活动20余次。
深耕一层、赋能生活,共享安稳宁和暖心乡镇
呼和木独镇以创新民族工作网格化机制为基石,融合“石榴籽窗口”特色服务,全力打造“小事网格办”精细化服务模式,推动民族工作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浸润”,切实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织网格。科学划分微网格,构建起“镇—村—网格—楼栋”四级治理体系。网格员化身“民族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宣讲员”“民情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在日常走访宣讲中发现群众急难愁盼及时上报网格信息平台,联动协调办理。“小事网格办”模式运行以来,累计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5%,全镇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高效治理格局。打造品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石榴籽窗口”,整合民政救助、社保办理、医保服务等12项高频业务,配备蒙汉双语服务专员,设置多语种引导标识,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无障碍”沟通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结对拉手、党群同心,共事致富增收幸福生活
巴拉贡镇把产业振兴作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以“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活动密切党群关系,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团结奋斗,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徐徐铺开。凝众志、绘锦图。结亲干部带着大包小包走进村子,与包联户子同劳动同生活,认亲戚、拉家常、串门子、增感情。截至目前,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系列活动70余次,累计走访群众2000余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集中宣讲10余场,“上门代办”老龄补贴认证100余次,为各族群众帮代办、解决困难396件,搭建起干部与群众间沟通的桥梁,让各族群众的心拧在了一起。谋实事、奔富路。持续在“筑基础、兴产业、优环境、办实事”上下功夫,全力推进“一园两区三基地”建设,建成山湾村、昌汉白村、朝凯村沉砂池及配套管网,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支持草原旺益望有限公司建设450平方米电商直播间及产品配套库房,为困难农牧民销售牛50余头、羊300余只,为订单农牧民每户增收2000元左右。
文化润心、厚植认同,共乐诗情画意和美生活
独贵塔拉镇将基层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以文化认同凝聚人心,让居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促进各族群众在文化共享与精神共通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传承文化根脉。深挖“我们的节日”文化内涵,开展“飞花灯谜庆元宵”“浓情端午倡文明”等系列活动10余场次,辅以家风故事分享、中华经典诵读、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各族群众搭建起共赏经典、共话文化、共践习俗的平台。以“非遗”创新为纽带,唱响团结新声。立足北疆文化特色,以国家级“非遗”古如歌传承为纽带,通过设立传承基地、组建传承梯队、开展“非遗”走基层、打造“非遗”体验旅游路线等多元路径,充分发挥“非遗”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中的独特作用,让古如歌成为连接各民族情感的“有声桥梁”。以文体活动为抓手,厚植文化认同。积极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那达慕大会、红歌比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文体活动7场次,普惠群众千余人,让村镇文化阵地真正“热”起来,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自信,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击鼓催征、团结是金,奋楫扬帆、奋斗最美。杭锦旗各苏木镇不断凝聚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激荡干在一起的团结之力,以民族团结“锦上添花”,让幸福生活“一路生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