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第二中学的教室里,琅琅书声如清泉流淌。学生们正以标准的国通语,齐声诵读语文统编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这所学校已完成教学语言体系的平稳转型,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推广、教育融合发展的一扇窗口。
2020年秋季起,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逐步推行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全面采用国通语授课。经过几年的系统推进,目前初中各年级已实现三科统编教材与国通语教学全覆盖,教学秩序井然,师生适应良好。
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面对初期学生语言基础薄弱、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学校于2021年启动校本资源建设工程,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初中语文生字蒙汉对照手册》《初中历史名词术语蒙汉对照表》等辅助材料,不仅帮助学生跨越语言理解障碍,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有力工具。
教师是教育转型的核心力量。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通语能力达标培训、专项教学研修、跨校观摩学习等方式,系统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与教学能力。此外,学校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结成16个“传帮带”帮扶对子,让本校教师在与优质学校教师的交流中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杨斯庆表示:“通过示范课和常态化教研,我对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理解,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为增强学生对国通语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学校积极开展汉字听写大赛、中华经典诵读、课本剧展演等语言文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到国通语的魅力与文化底蕴。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学校还针对初三、高三年级原民族语言授课学生实施“重点学科强化工程”,利用早读与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补差教学,精准夯实学生基础,不让一个孩子在语言转型中掉队。
校长乌云巴特尔说:“推广国通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持续优化教学策略,丰富资源供给,帮助学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更好的成长。”
据了解,乌拉特后旗正持续推进国家统编教材在各学段、各学科的全覆盖,通过合校并班、混合编班、开设通用语言实验班等方式深化教学改革。在师资建设方面,该旗坚持选优配强管理队伍,持续补充“三科”教师,开展系统培训与轮岗交流,强化校本教研,广泛组织教学竞赛,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当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健全旗、校、班、师四级包联机制,推动优质学校与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结对共建,促进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形成推动国通语教育的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