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1 16:09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科学技术厅  财政厅

2025年10月13日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聚力办好“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投入强度稳步提升,基础研究加快发展,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2024年,全区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9.6亿元,比2023年增加21.5亿元,增长9.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2]之比)为0.9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3]。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50.9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区基础研究经费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23.0亿元,增长35.2%;试验发展经费217.5亿元,增长6.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3.7%、9.2%和87.1%。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16.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4.2亿元,增长19.5%;高等学校经费13.8亿元,增长28.3%。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6.7%、5.7%和5.5%。

分产业部门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6.5亿元,比上年增加2.2亿元,增长9.1%,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3.14%,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50.2亿元,比上年增加12.0亿元,增长31.5%,投入强度为3.25%,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1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8个,这8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74.7%(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排名前三的是包头市(76.3亿元)、鄂尔多斯市(64.9亿元)和呼和浩特市(50.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4]之比)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盟市有5个,依次为包头市(1.67%)、乌海市(1.46%)、呼和浩特市(1.23%)、鄂尔多斯市(1.02%)和乌兰察布市(1.01%)(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24年,全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6.3亿元,比上年增加11.3亿元,增长15.1%(剔除一次性支出因素后增长20%),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2%。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22.0亿元,增长3.0%(剔除一次性支出因素后增长19.9%),占自治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2.0%[5];盟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4.3亿元,增长20.0%,占盟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1%。

全区12个盟市中,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包头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详见附表3)。


附表1  2024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行业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

合计

2050765.8

0.70

采矿业

278683.0

0.3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07192.4

0.3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7198.4

0.3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4713.8

0.6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2831.7

1.03

非金属矿采选业

6746.7

0.84

制造业

1691202.3

0.98

农副食品加工业

19401.4

0.27

食品制造业

96726.8

0.4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872.7

0.10

烟草制品业

6330.7

0.42

纺织业

1542.4

0.40

纺织服装、服饰业

13117.8

3.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136.3

4.26

造纸和纸制品业

2834.4

0.3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67.4

0.98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59282.7

0.9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7138.2

0.94

医药制造业

56218.4

1.95

化学纤维制造业

8528.7

3.9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426.4

0.4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32066.3

1.1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99833.8

1.0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75637.4

0.45

金属制品业

166414.1

5.2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937.2

1.22

专用设备制造业

33843.7

5.71

汽车制造业

23223.9

2.1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3544.9

4.6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8244.3

1.4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84959.8

3.88

仪器仪表制造业

725.9

3.54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719.0

0.5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4127.7

1.8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80880.5

0.1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68065.1

0.1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636.1

0.0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179.3

1.06


附表2  2024年及2023年各盟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地区

2024年R&D经费
(亿元)

2024年R&D经费投入强度
(%)

修订后2023年

R&D经费投入强度

(%)

全区

249.6

0.95

0.91

呼和浩特市

50.5

1.23

1.18

包头市

76.3

1.67

1.93

呼伦贝尔市

4.7

0.27

0.17

兴安盟

1.5

0.19

0.23

通辽市

8.2

0.49

0.34

赤峰市

11.7

0.50

0.36

锡林郭勒盟

2.8

0.23

0.18

乌兰察布市

12.2

1.01

0.76

鄂尔多斯市

64.9

1.02

0.88

巴彦淖尔市

5.8

0.46

0.60

乌海市

8.7

1.46

1.38

阿拉善盟

2.3

0.55

0.60

注:表内全区及各盟市2023年R&D经费投入强度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情况修订。


附表3  2024年各盟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地区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

内蒙古自治区

86.3

1.2

盟市合计

64.3

1.1

呼和浩特市

10.0

1.7

包头市

6.7

1.4

呼伦贝尔市

1.6

0.3

兴安盟

2.7

0.7

通辽市

2.3

0.4

赤峰市

4.3

0.6

锡林郭勒盟

1.3

0.4

乌兰察布市

3.6

0.9

鄂尔多斯市

24.8

2.2

巴彦淖尔市

3.2

0.8

乌海市

2.7

1.7

阿拉善盟

1.1

0.9


注:

[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3]根据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已修订为0.91%。

[4]2024年分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5]盟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含中央、自治区转移支付资金。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指报告期为实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基础研究 指一种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或使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已发生)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新知识。

应用研究 指为获取新知识,达到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而开展的初始性研究。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或确定实现特定和预定目标的新方法。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科学研究、实际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知识,开发新的产品、工艺或改进现有产品、工艺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企事业单位等。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调查方法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一级建筑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政府属独立法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等单位)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高等学校及附属医院采用全面调查取得;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推算取得;科研育种相关企业和未在科技、教育部门统计范围内的三级甲等医院采用重点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使用相关资料推算等方法取得。



信息来源:自治区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